新蒲崗商貿區行人環境及交通改善計劃可行性研究

1. 引言

背景

為支持香港經濟發展,政府引領九龍東轉型為另一個具吸引力的核心商業區。為實現這個願景,發展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公布的概念總綱計劃5.0,聚焦易行及流動、綠色核心商業區、智慧城市、社會經濟活力及創造精神。

建基於九龍東轉型的動力,2017年10月公布的施政綱領提出把起動九龍東措施延伸至新蒲崗,涵蓋面積約26公頃。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正與相關政府決策局及部門合作,審視新蒲崗商貿區的機遇及問題,尤其注重加強連繫、改善環境、增添活力和推動多元發展,並於2018年2月展開新蒲崗商貿區行人環境及交通改善計劃 - 可行性研究 (下稱本研究)。

研究目的

為回應公眾對改善新蒲崗商貿區的行人環境及交通情況的期望,並考慮到區內已規劃及新發展項目的規劃願景,本研究的目的是:

我們的願景

善用新蒲崗商貿區的現有設施,運用適當措施提升質素,以營造更佳的行人環境並同時改善交通情況。具體而言,行人環境應為

2. 機遇及挑戰

把握未來發展機遇

把握未來發展機遇

除了新蒲崗商貿區日趨蓬勃的商業活動及其他已規劃及新發展,預期該區與周邊地區將會更緊密地連繫起來。啟德發展區、鑽石山綜合發展區、擬建於四美街一帶的地區休憩用地、擬建青少年全人成長中心,以及彩虹道遊樂場重建計劃產生的協同效應,將推動和促成新蒲崗商貿區的轉型。我們在制定整體改善框架時,應把握這些機遇。

克服挑戰

新蒲崗商貿區昔日是一個工業區,現時正逐漸轉型作商貿用途。區內有些現有設施未能配合新蒲崗商貿區的需要,主要挑戰包括:

行人環境

泊車及上落貨設施

後巷

3. 策略及改善框架

「以人為本」的原則

我們採用「以人為本」的原則制定行人環境改善框架,並包括三項重點改善策略:

「以人為本」的原則

提高行人暢達度 – 通過改善現有的行人設施或採用智能措施,減少人車爭路的情況,創造一個更便利、安全和無障礙的行人環境。

改善便捷度和舒適度 – 透過無縫接駁到港鐵車站及活動樞紐和目的地,並創造更多公共空間,以助改善步行環境。

提升步行體驗 – 透過提供更多綠化、優化街景和結合區内的特色景點(例如:商店、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等),為行人帶來一個吸引、有趣和健康的步行體驗。

行人環境改善框架

三條主要的南北走廊,即大有線、四美線和三祝線,是貫通新蒲崗商貿區內各個商業和社區樞紐的主要行人路徑,並透過現有和擬建的行人通道,連接毗鄰的重點發展區,即北面的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和南面的啟德發展區。

交通改善框架

交通改善框架

大有街和四美街為區內主要交通走廊,連接新蒲崗商貿區和附近的主要道路,即北面的彩虹道和南面的太子道東、啟新道和爵祿街。重置東啟德遊樂場和體育館將帶來契機提升四美街和附近路口的交通容量,並提供地下公眾停車場。

行人環境改善方案

行人設施

行人設施

我們建議通過改善行人的通達性和安全來提升行人環境,以下為各路線的沿線優化方案。

大有線

大有街是區內一條主要通道,連接鑽石山綜合發展區和新蒲崗的住宅區,預計人流將進一步增加。

我們建議優化大有街及其連接道路的路口,並改善街景以及其南北端的行人連接。

四美線

四美線為彩虹道、港鐵鑽石山站及附近住宅區來往啟德發展區的最短路線。 隨着啟德發展區逐步發展以及更多商廈進駐商貿區, 四美街將成為區內繁忙的行人走廊。

橫跨太子道東的現有行人隧道和興建中的高架園景行人道,以及鑽石山綜合發展區規劃中的行人隧道,將為區內提供優良的南北行人連接。我們將把握四美街地區休憩用地發展的機遇,為四美街一帶締造宜人和具連貫性的綠色都市空間,連接活動樞紐。我們亦建議擴闊行人過路處,以理順行人和行車交通。

三祝線

三祝街是前往彩虹道遊樂場的主要通道之一,並連接未來的青少年全人成長中心以及經由景福街連接太子道東行人隧道。

我們建議改善路口的暢達度,將三祝街營造為充滿活力的行人通道。我們亦建議善用與青少年全人成長中心相鄰的公共休憩空間,令該路線更宜歇息,並同時提供便捷的通道前往該未來的青少年聚腳點。

後巷

我們深入分析了新蒲崗商貿區内後巷的現況,建議把適合的後巷轉化成更吸引和安全的步行路線,令它們成為行人網絡的一部分。

新蒲崗商貿區內其他後巷的上落貨活動仍然頻繁,局限了在短期內美化它們的潛力。視乎進一步研究和與相關持份者聯絡後,我們會建議在這些後巷重鋪行車道的路面。

街景

我們建議推行美化街景方案以 –

我們提出以下策略配合新蒲崗商貿區的園景美化目標:

交通改善方案

我們建議修改一些行車線,以改善新蒲崗商貿區的車流。這些改善方案將改善主要路口的交通狀況和紓緩區內交通擠塞。擬建四美街地下公眾停車場將可應付區內的汽車泊位需求。在公眾停車場落成後,我們建議檢視是否需要保留新蒲崗商貿區路旁停車位,按需要釋放更多道路空間,提升交通容量。

4. 智能措施

我們並建議為新蒲崗商貿區引入以下智能措施:

智能照明

智能道路照明系統可供遙距監察和控制路燈的開關,以及檢測個別路燈故障。此系統能節省能源、減少監察和檢測路燈所需的人手。智能道路照明系統已安裝在新蒲崗商貿區的部分道路(如七寶街和爵祿街)。

我們建議探討進一步將新蒲崗商貿區內的傳統道路照明系統更換成LED照明,以及加設遙距調控光暗功能。

智能路口

建議研究於合適的路口安裝有配置人車感應器的智能交通燈號系統,為行人及車輛減少等候時間及改善安全。

實時空置車位數據

新蒲崗商貿區的時租停車場經營者已獲邀於「我的九龍東」(MyKE)手機應用程式上參與「易泊車」計劃,分享實時空置泊車位數據,有助駕駛者尋找空置泊車位,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車程。在獲得數據擁有者的同意後,我們亦會將所收集的實時資訊分享至「開放數據平台」、香港地理數據站、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及運輸署的「香港出行易」手機應用程式發放。

擬建的四美街公眾停車場,未來會提供同類實時數據。

違例泊車監測系統測試

利用影像分析技術及監察攝像機,偵測並阻遏違例泊車活動,以改善新蒲崗商貿區的交通情況。此測試現已完成。詳情請瀏覽以下網頁:https://www.ekeo.gov.hk/tc/smart-green-resilient-cbd/smart-city-co-lab/proof-concept-trials/index.html

「易行」、「主題導賞」及「易搭車」

「我的九龍東」手機應用程式內置「易行」功能,能按用戶的需求與喜好,建議室內外出行路線,如有蓋行人路、無障礙通道和按實時空氣質素評估推介的緩跑路線。

「我的九龍東」手機應用程式內的「主題導賞」功能,提供新蒲崗主題路線。

應用程式還包括其他功能,其中「易搭車」是一站式實時公共交通資訊平台,提供九龍東和新蒲崗商貿區巴士和小巴的實時到站時間及渡輪的服務時間表。

智能泊車

建議探討於擬建的四美街地下公眾停車場安裝智能泊車系統的可能性。

本研究已於2019年完成。本研究之建議已總結於下方的行政摘要。

相關資料